克州日报数字报纸

2019年10月15星期二
国内统一刊号:CN-65-0019

克州日报聚焦·访惠聚 比纳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 图片新闻 我的家乡越变越好 干部群众齐上阵助力收获身影忙 改善环境卫生 建设美丽乡村 真心实意为民办事 驻村工作队搭平台贫困户创业奔小康

按日期检索

12 2012
3
4

克州日报

电子报刊阅读器
放大 缩小 默认

我的家乡越变越好

讲述人:开比尔罕·麦麦提明

整理人:施秀乐 闫军

我叫开比尔罕·麦麦提明,新疆师范大学2017级研究生,我的家乡在阿克陶县克孜勒陶乡红新村,以前叫塔尔开其克村,是一个距县城90多公里以牧业为主的山区小村庄。工作队来到村里后,带领乡亲们绘蓝图谋发展、强根基打基础、脱贫致富奔小康,如今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。

暑期回到家乡,第一眼看到远处的雪山脚下一排排整齐的定居兴牧房,红顶黄墙格外耀眼;平坦而宽阔的柏油路随着海拔的升高通向大山深处,像一条黑色丝带将山区村民与城市相连;路旁的太阳能路灯整齐划一,像守卫者一样静静地守护着这个高原村庄;路边成排的西梅树迎风摇曳,像是向过往行人介绍村庄发生的变化。真美啊!这还是印记在我脑海深处的家乡吗?眼前的景象使我兴奋而又疑惑,我试图寻找答案,见到乡亲们就问家乡怎么在短短时间内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?乡亲们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,答案出奇的一致:“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给我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我们现在生活得更加幸福。”

我顺着儿时的足迹继续寻找答案。刚进村后,就看见路东边一片片标准化的条状农田,田地里种植的是绿油油的油葵和玉米。在我印象中这里以前是一片戈壁滩,每到夏秋季节村民都将自家羊群赶到这里放牧,没想到已变成肥沃的农田。苏来曼·铁木尔大哥正在田地里浇水,我前去询问:“这是你家的田地吗?什么时候开垦的?”他满面笑容地说:“是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驻村工作队去年给我们村开垦的900亩致富农田,我们贫困户户均分到近3亩地,而且5年内什么费用都不用交,听说今年还要开垦900亩。有了这些地我们贫困户脱贫更有希望了,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。”

我继续向前走,道路两旁崭新的路灯,面前的定居兴牧房又宽敞又漂亮。思绪将我拉回到小学和中学时代,那时候道路两旁没有路灯,夜间出行只能用手电筒、马灯来照明,而且不是很亮,有时候还会摔倒。现在,智能的太阳能路灯已融入村民生活,与村民家的亮光连成一片,形成了亮丽祥和的乡村静夜图。

走到定居兴牧房前,很多院内都停放着摩托车,有的村民家中还买了小汽车。进到村民家中,映入眼帘的是电视机、冰箱、洗衣机等常用家电,智能手机已成为村民的必需品,优质的生活用电、洁净的自来水通到了每家每户。相比以前村民出行骑马、骑驴;下雨刮风就停电,晚上只能点着蜡烛吃饭、写作业;没有自来水,只能从水渠里打水喝;通过收音机了解村外事;住着土房子、石头房子,下雨时外面大雨里面小雨等等,这些都已成为了历史,村民们生活有了质的飞跃。

村民饮食结构的变化也很大,现在餐桌上有了鸡肉、鸭肉、米饭、各种蔬菜和水果等等,许多以前没有吃过的蔬菜也摆上餐桌。相比以前只吃羊肉和面食,现在的饮食结构更合理、更科学,可以更好地预防各种疾病,有利于身体健康。真是太好了!村民们穿衣风格也变了,以前衣服的颜色特别深沉,看上去让人心情特别沉重。现在村民们穿的五彩缤纷,红橙黄绿青蓝紫,要什么颜色有什么颜色。

最让我感到惊奇的是,村民的思想变得越来越开放,抛弃了以往封闭、不注重文化的思想观念。父母愿意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陪同子女接受教育,让子女享受更多的教育成为父母的普遍共识;更多的年轻人愿意走出农村,到广东、福建等地务工以改善生活。

祖国在腾飞,家乡在巨变。家乡的变化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,离不开各级党委、政府的坚强领导,离不开工作队一心为民的无私付出,我想这就是我所寻找的答案。

放大 缩小 默认
关于我们 |
在线订报
| 在线投稿 | 手机版
主办单位:克州生产力促进中心 制作单位:克州生产力促进中心
备案号: